大师理论 |
![]() |
我是23号山蹦子,热衷用矛盾分析法钻研股市投资理论。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本是个会计师,临近退休才研究股市,传言说他就是炒股赔钱太闹心了,在海滩散步看到波浪翻滚获取灵感才提出波浪理论的。他的《波浪理论》于1938年出版后使他声名鹊起。 一、波浪理论的推广 波浪理论真正声名大噪是在1970年代,有三个号称精通波浪理论的权威大师,不断的预测股市,而且不断的精准兑现,使普通投资者刮目相看。这几个都还在世,是波浪理论的发展和继承者,市面上出售的波浪理论书籍多是他们所写的,他们设立的技术咨询公司也还在运作。 在国内,香港分析师许沂光是最早研究波浪理论的佼佼者,曾因预测一轮牛市而出名。 二、波浪理论的核心内容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前提是:股价随主趋势而行时,依五波的顺序波动,逆主趋势而行时,则依三波的顺序波动。长波可以持续100年以上,次波的时间相当短暂。 波浪理论认为市场走势不断重复一种模式,每一周期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艾略特波浪理论将不同规模的趋势分成九大类,最长的超大循环波是横跨200年的超大型周期,而次微波则只覆盖数小时之内的走势。但无论趋势的规模如何,每一周期由8个波浪构成这一点是不变的。 波浪理论8浪示意图 三、波浪理论的启示 对部分走势,波浪理论确实能够完美解释,这也是波浪理论能够推广的原因。但是,很明显,波浪理论不能够解释所有走势,不得不用延伸浪、调整浪等概念来自圆其说。 波浪理论的贡献的,重要的思想启发就是现在常说的分形,在这点上波浪理论是相当超前。分形几何的概念在当时学术界才刚形成,分形几何成为独立学科要在1980年之后。分形就是寻找复杂图形中的相似性的微小结构,艾略特正是在股价走势上进行了这一尝试。 艾略特仅仅关注了股价走势中大起大落的形态,这也就让他总结的分形模式过于复杂,不够简单,也就不能完美反映所有的股价走势。缠论的分形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波浪理论分形模式的一种精简和改进,就可以解读所有走势类型。 经典技术分析理论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都较为精准的反映了股市基本规律运行的某个侧面。波浪理论就是在道氏理论的基础上,用分形的手段来描述趋势,是对股市基本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股价变动的趋势性,所有技术分析理论都试图从图表上解构趋势变动的规律,以便更好的指导实际交易。经典技术分析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大部分都是为解决原有理论的缺陷,逐步完善对趋势的认识。 技术分析流派最认可的一句话,叫做相信趋势的力量。学习这些技术分析理论,不要纠结于死搬硬套各种模式来寻找买卖点,关键在于吸取经典技术分析理论的精华要义,逐步加深对趋势的理解程度。 只有深刻理解了趋势这一内涵,做到顺势而为,股票交易就成功了一大半。 |
热门图文 |
今日头条 |
点击排行 |
|
图片新闻 |
股票交易 |
推荐新闻 |
CopyRight 2018-2019 股票天下 版权所有
www.gptx.cn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我要反馈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重要提示 文章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版权,若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309627027@qq.com 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